6月11日上午,洛阳市召开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系统开通至各县(市、区)及乡镇(市区办事处),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旅发委、市交通局、市妇联、团市委、豫西黄河河务局以及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各县市区有关领导及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分管领导在辖区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综治办副调研员陈立新主持,市教育局局长黄晓玲代表市专项办对全市前段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全市前段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在市综治办的领导下,市专项办拟定下发了今年防溺亡各项工作制度,安排专项督查,建立周报制度,开展专题教育,定期通报情况。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水务局除根据相关要求对分包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外,还专门成立了局领导带队的防溺水督查组,对全市水利系统工作进行督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危险水域保护措施,使我市的防溺水基础防护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市住建委认真组织在建市政项目检查,督促实施工程单位落实对现场安全保护措施,杜绝未成年人进入施工现场;陆浑水库管理局成立巡视小组,断水期间每周巡视一次,通水期间每天巡视两次,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劝阻未成年人下水;市民政局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排查建档工作,严格督导分包县(市、区)的防溺水工作;团市委、市妇联紧密结合工作职能,广泛开展对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活动;市交通局组织交通海事部门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及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市教育局专门下发《关于组织并且开展2018年洛阳市中小学生(幼儿)预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对防溺水专题教育进行详细安排,坚持每周对学生和家长提醒,确保做到防溺水要求入学生脑、入家长心;公安部门发挥优势,广泛开展对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和溺水隐患排查;各县(市、区)、各部门履职尽责,通力配合,认真落实预防未成年人溺水防范措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溺水专题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的有效开展。
但从检查的情况看,仍然有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溺亡工作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下一步一要认识要再深化。各地各部门站位一定要再提高,认识一定要再深化,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坚决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全力打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这一仗,切实维护全市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二要措施要再明确。要强化安全教育,对家长和学生再进行一次防溺水的强化教育;要重视隐患排查,对学生喜欢去戏水游泳的重点河段、池塘、水库等水域,以及易发生落水等涉水隐患的地方做全面清查;要设立警示标识,对各类水域,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三要责任要再强化。要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做到真督实查,加大督促检查频率,经常到危险水域等地实地查看,督导措施是否落实、警示是不是到位;要严格责任查究,按照“尽责免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进行责任倒查。
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新生,市水务局副局长李炳立分别代表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做表态发言,最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尤清立强调今后进一步落实五个方面工作: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各自责任,教育发动群众,加强两级督导,切实进行问责。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慢慢地增加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那么,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防溺水”知识,希望我们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怎么样分辨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6.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1.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春夏之际,孩子们的室内外活动也逐渐增多。除了溺水,以下这些不起眼的设施和细节也可能危害孩子的人身安全。这些安全风险隐患,你想到了吗?
危险原因:乘坐自动电梯通常要避免孩子的手或小臂被卡在电梯门里。当传感器探测到物体时,大多数电梯门都会开。但由于孩子的手太小,传感器可能探测不到。
危险原因:商场里常有一些装在玻璃窗边的护栏,用来隔离楼梯、电梯或柜台,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在经过这些护栏时,家长要拉住孩子的手。孩子在商场中的攀爬行为一定要严厉制止。
危险原因:有些衣服上有小纽扣、小装饰品等,容易被小朋友不小心塞到嘴巴、鼻子、耳朵里。
预防方法:避免给幼儿吃花生米、黄豆、瓜子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
预防方法:不管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都应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小朋友误服导致药物中毒。
危险原因:很多孩子因为家人不在身边,独自使用剪刀等尖锐物件,不正确使用会造成意外。
预防方法:家里的刀具、玻璃等尖锐器具都不能给小朋友玩耍,避免割伤刺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